纳瓦尔宝典
vocab
- 纾困:shu1kun4;缓解困难。
- 踟蹰:chi2chu2;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excerpts
第一章 积累财富
- 把自己产品化。这句话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产品化”。“自己”具有独特性,“产品化”是发挥杠杆效应;“自己”具有责任感,“产品化”需要专长。“自己”其实也具有专长。因此,这两个重点就可以概括上述所有的理念。
至少从以目标为导向的现实社会的角度看,你在学校里付出的努力只有1%得到了回报。
在杠杆时代,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非常重要。
但是,从本质上说,人们之所以玩地位游戏,是因为地位游戏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之恶。
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在哪里生活,和谁在一起,从事什么职业。
我认为,赚钱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知名度和信誉度,也就是说,大家要知道你、信任你,这样人们便会通过你达成某些交易。
我的人生哲学会让人觉得更舒适:“做一个创造者,创造出人们想要的有趣的东西。展示你的技能,练习你的技能,最终会有合适的人找到你。”
人人都想一夜暴富,但世界的运行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大自然的法则是春播秋收,极少有事情是立竿见影的。
时间的投入是必需的,所以我认为,你需要做的就是拥有专长,有责任感,有影响力,利用杠杆效应,获得独步天下的技能组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首屈一指。
对自己热爱的事物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不断精进,日积月累。不要去计算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旦开始计算,你就会失去耐心。
“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是人生中最难做到的一件事,但也是让人收获最大的一件事。
人生真正的履历,其实就是一生所承受痛苦的集合。
第二章 增强判断力
我认为最聪明的人是可以把事情深入浅出地给孩子讲解清楚的人,否则他自己也没有真正理解。这是一个我们都熟知的观点,确实说得很对。
要直面现实,就要放下自我,消除自我意识,忘记自我判断,平复自我情绪。
鼓励大家每周至少花一天时间来思考(最好是两天,因为即使预留了两天,最终也可能变成一天)。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要持续成长,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会打破现有的条件反射,改掉不良习惯。要善于剖析自我,梳理每个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从长远看,承受痛苦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它可以带来两大收获:一是痛苦可以让人接受世界的本来面目;二是痛苦可以大大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虽然过程非常煎熬。
几乎所有的偏见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判断。对于重要的决策,要抛开记忆和身份,专注于问题本身。
我之所以极度坦诚,是因为我想获得自由。
对别人撒谎,就是对自己撒谎。你会慢慢地相信自己的谎言,继而脱离现实,走上错误的道路。
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
如果要提出批评意见,不要批评某个人,可以批评工作方法,或者批评某一类行为。如果要表扬,那就找到一个榜样,表扬这个特定的人。这样有助于维护你身边人的自尊心和身份感,获得他们的支持,让他们为你所用,而不是与你作对。
目前我发现的最好的心智模型来自进化论、博弈论和查理·芒格。
究其根本,人类的所有发明和成就都是为了解决交配权的分配问题。
增加所获报酬与创造价值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改变员工的认知,让他们越发觉得自己是委托人,而不仅仅是代理人。
如果你难以抉择,答案就是否定的。
一般来说,应该选择短期痛苦,以换取长期收益。
每天花一个小时阅读科学、数学和哲学类书籍,7年内,你就可能跻身少数的成功人士之列。
不要比谁读书更快。书越好,你越要慢慢阅读、慢慢吸收。
人与人的区别不是“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而是“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
学习逻辑和数学。一旦掌握了逻辑和数学,无论读什么书你都不会发怵了。
不要读解读性或评论性的内容,它们只是别人告诉你,你应该如何做事,世界应该如何运行。
第三章 学习幸福
幸福是一种技能,幸福是一种选择。
人们往往误将积极乐观的想法和行为等同于幸福。随着阅读量、知识面和阅历的增加(阅历很重要,因为实践出真知),我发现每个积极的想法其实都包含一个消极的想法。积极和消极是如影随形的相对概念。
如果想获得内心的平和,你就必须超越对万事万物的善恶评判。
幸福就是消除缺憾感之后的感受。
理性很强的人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无感反应获得平和,即学会漠视自己无法控制的事物。
既往不恋。
幸福就是满足现状。
而成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是对现状的改造。
两者只能选一个。传奇的佛陀和克里希那穆提
平和是静态的幸福,幸福是动态的平和。
工作时,和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在一起。
玩耍时,和比自己更快乐的人在一起。你的幸福指数最终取决于你的习惯和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
你的秘密越多,幸福感就越低。
新闻的目的就是让人感到焦虑和愤怒。但新闻背后的科学、经济学、教育和冲突趋势是有积极意义的。要保持良好的心境、乐观的心态。
过去一年,经过勤奋练习,我已经成功地降低了自己的反应时间。最开始我需要花几秒钟才能找到一件事的积极面,现在,我的大脑几乎瞬间就能做出反应。这是一个可以训练自己去养成的习惯。
第四章 自我救赎
当所有人都有病时,我们就不认为这是一种病了。
我只想说,一般来说,任何合理的饮食都会避免糖和脂肪的混合摄入。
我强烈推荐读者收听蒂姆·费里斯与维姆·霍夫共同录制的一期播客。
冥想是思想意识的间歇性禁食。
思想意识就像一只猴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大喊大叫,摔盆砸碗,投掷粪便,制造麻烦。思想意识是完全不受控的,就像一个失控的疯子。
我试图保持觉知模式,而不是激活自己的心猿(浮躁不安之心),因为它总是提心吊胆、焦虑不已。心猿当然有它的重要价值,但我希望只在需要的时候才激活它。
最了不起的超能力就是改变自我的能力。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一切存在时刻处于一种内部变革的状态。
不过,即使没有把想法付诸行动,至少也要对自己真实的心理活动保持觉知:“虽然我说我想做这件事,但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因为如果真的想,我早就去做了。”
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有一个方法就是广而告之,让身边的人都知道。
一旦决定去做,就要迅速采取行动,并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同时,要对结果保持耐心,因为你唯一能把握的只有自己,他人和外界环境都纷繁复杂、充满变数。
这个世界上的宏观经济学家多如牛毛,我认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读过大量的经济学论文,但是没有读过亚当·斯密的任何著作。
第一条原则是阅读,广泛地阅读。
即使喜欢读言情小说、侦探书或漫画书也没关系,不存在所谓的垃圾。开卷有益,尽管读吧。
第二条原则是,掌握与阅读技巧相关的数学和说服技能。
数学是大自然的语言。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对大自然进行逆向工程,以此了解大自然。
以前我总是在追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现在我追求“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自由,追求内心和外在的无拘无束。
第五章 哲学
年轻的时候我认为愤怒是好事,是男子汉气概的象征,但现在,我喜欢佛教的说法:“执怒就像握了一把要丢向他人的热煤炭,被烫伤的人反而是你。”
志同则道合,道合则无虞。
生儿育女会改变一个人。有了子女的那一刻,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目的等类似问题突然就有了答案,这种感觉非常神奇。突然间,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从你的身上转移到孩子的身上。你会因此而改变,你的价值观从本质上变得不那么自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