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 举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你的右手打倒共产党。戴季陶
  • 富农带着讥笑的声调说道:“你们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有什么不进农会!”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原指善于教射箭的人,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以便学的人观摩领会。后用以比喻作好准备,待机行事。或比喻善于引导而不代庖
  • 杀生的来生变牛,简直成了宗教,故牛是杀不得的。
  • 李自成被推为闯王。李自成在群众中的主要口号是“迎闯王,不纳粮”;同时他不准部下扰害群众,曾经提出“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妇如淫我母。”
  • 它(中国革命)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 清洗混入革命队伍中的反革命分子、阶级异己分子
  • 工人完全地或主要的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 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同地主阶级、买办阶级不是同一的东西,他们之间是有分别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地主阶级那样多的封建性,没有买办阶级那样多的买办性。
  •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同年6月死于北京。
  • 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 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 示形于东而击于西
  •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 迭挫强敌
  • 在一个四亿五千万人的中国
  • 这叫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
  • 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 形而上学,亦称玄学。这种思想,无论在中国,在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统治的地位。
  • 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 唯物辩证法是否排除外部的原因呢?并不排除。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影响是时常存在的。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励,是极其巨大的。
  • 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
  • 一句话,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
  • 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 马克思把这一法则应用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研究的时候,他看出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制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于在各别企业中的生产的有组织性和全社会中的生产的无组织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阶级表现则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资本主义制度所包含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是所有有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的各国所共有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说来,这是矛盾的普遍性。
  • 当着帝国主义不是用战争压迫而是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形式进行压迫的时候,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阶级就会向帝国主义投降,二者结成同盟,共同压迫人民大众。这种时候,人民大众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的同盟,而帝国主义则往往采取间接的方式去援助半殖民地国家的反动派压迫人民,而不采取直接行动,显出了内部矛盾的特别尖锐性。
  • 由此可知,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告诉我们的方法。
  • 不要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他们区别为主要和次要两类,着重于抓住主要矛盾,已如上述。但在各种矛盾之中,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是否可以平均看待呢?也是不可以的。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
  •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的。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了变化。
  •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马克思